1月29日,史海涛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杂志正刊以letter的形式发表了“China’s turtles need protection in wild”一文。这是我校首次在Science期刊发表论文。海南师范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史海涛为通讯作者,其博士毕业生、红河学院王剑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史海涛课题组与共同作者美国加州州立大学Parham副教授已有22年合作经历,该团队长期研究和关注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已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亟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而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是保护物种的自然种群及其栖息环境,而非将它们变成人工养殖的个体。史海涛教授致力于野生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研究30余年,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通过人工养殖来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已有不少事例证明养殖对于保护的危害。因此,史海涛团队一直坚持呼吁野生种群的保护。
我国有两种巨型鳖,它们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龟鳖类,体重可达200公斤,背甲长可达1.8米。《西游记》中驮着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老鼋,《红楼梦》中贾宝玉说的癞头鼋,指的就是它们。这两个物种是龟鳖类的旗舰物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生态保护价值。《竹书纪年》记周穆王伐越过九江,鼋鼍为梁,形容鼋和扬子鳄多到能架桥的地步。然而,这两个物种中的黄斑巨鳖目前所知仅剩下一只,目前养在苏州动物园内。媒体及公众为此发出了该物种无法挽救的绝望哀叹。另一种亚洲圆鳖也多年难见其野外踪迹,学术界及公众对该物种的挽救高度关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该物种的保护,已经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施救。但如何施救,存在不同的观点。该文强调应该汲取黄斑巨鳖的惨痛教训,将保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放在野生种群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上。在失去白鱀豚和白鲟等众多大型淡水物种后,中国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下决心在长江流域全面实行十年禁渔政策,但其他河流的珍稀生物同样面临着严峻威胁。因此,该文建议将禁渔扩展到中国更多的其他流域,加强对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保护区内新建工程设施,让中国野性江河中的其他动物自由生存,同时不用把更多努力都放在人工养殖上,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好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