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科技馆主办,海南师范大学生态科普协会承办的博物沙龙NO.7《深蓝居民的生命跨越》在生物楼二楼报告厅圆满举行。作为“全国科普月·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沙龙依托科技馆海兽展厅的陈列标本,带领听众探索哺乳动物从陆地重返海洋的演化史诗。
通过列举丰富的案例,主讲人清晰地概述了“海兽”的四大类群、生活习性以及与陆地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重点解析“深蓝居民”为适应海洋生境在呼吸系统、骨骼结构、体温维持及回声定位等方面进行的“改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适应性演化背后的生命法则。讲述结束后,讲解员组织大家前往科技馆海兽展厅,近距离观察海兽标本,进一步理解沙龙讲述的理论知识,深化对海洋哺乳动物的认识。
海南师范大学生态科普协会以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科技馆、海南省动物学会为指导单位,在共青团海南师范大学委员会正式注册,主要围绕生态学相关知识开展科普活动。本次沙龙是生态科普协会正式成立后承办的首场活动,不仅是面向在校学生开展的科学传播,也是培养讲解员的“第一课堂”。通过全程参与博物沙龙,协会成员对活动形式和组织协调积累了实践经验,初步形成“知识积淀支撑博物解说”的正确观念,有助于鞭策专业学习并提升讲解技能。
未来,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科技馆与海南省动物学会将持续对生态科普协会进行专业指导,推出更多优质的科普活动,助力学院在科普方面的社会服务,为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贡献专业力量。





